崇尚浪漫的我今天选择了一个很质朴的话题是源于我在读大班的儿子。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
放学后,儿子来到我的教室,保育老师对他说:“我给你带的苹果在午睡室,你要吃吗?”“谢谢!我不吃,那个苹果是有毒的”说完,跑出教室玩滑梯去了,只留下万分尴尬的我。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己教育的孩子怎么会把别人的好心当恶意呢?
回家后,我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轻声的问:“保育老师给你苹果,你为什么说有毒,别人该有多伤心啊!”
他理直气壮的说:“那个苹果就是有毒的。”
“为什么?”我有些沉不住气了,声音也提高许多。
“早晨我看见保育老师开消毒灯时,那个苹果就在桌上,紫外线照了那么久,能没毒吗?”他无辜的反问。
我愕然,我没想到孩子的观察力这么细致,考虑问题这么复杂,我不知道紫外线照久的苹果会不会有毒,但我庆幸我没有因为自己的自以为是打断孩子的话,那样我就永远不会知道儿子的思索会是这么早。由此想到:
作为母亲,我要听孩子把话说完,那样,儿子就能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
作为老师,我更要听孩子把话说完,那样,我周围的孩子就会成为中国的牛顿、爱因斯坦。我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