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

[复制链接]
一一 发表于 2008-9-27 10: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30 4
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奖励和惩罚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它们可以帮助宝宝认识哪些行为是被人们认可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正确是非观念。但是奖励和惩罚都是有技巧的,如果应用不好,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奖励良好行为,惩罚不良行为
  奖励有强化行为的作用,如果宝宝因为某一行为(如自己吃饭)得到某种奖励,那这种行为就得到了强化,以后会更容易发生。所以,如果宝宝表现出家长所希望的行为,如有礼貌、自己穿衣服、吃饭等,都要给予奖励。  
  惩罚可以使某种行为消退,因为惩罚能使宝宝把这种行为和不愉快的体验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宝宝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有意、无意犯一些错误,这需要分清性质适当予以惩罚。属于宝宝好奇、没有经验而犯的错误,如为探究原理而把玩具拆坏、吃饭不熟练把衣服弄脏等,需要正面引导,还要根据情况肯定宝宝的进步;而对蓄意破坏(如有意摔坏玩具)、有意攻击等行为,则要予以惩罚。
  注意奖励和惩罚的方式
  奖励不一定是物质的,“宝宝真棒”、“太好了”等语言;对宝宝微笑、拥抱、鼓掌、抚摸头等行为;还有一面小红旗、一朵小红花、宝宝喜欢的一本书、一个玩具等,都可以起到奖励的作用。
  惩罚的方式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如果宝宝很内向、很敏感,那么最好不要采用罚站、“关禁闭”等硬性惩罚方式,而是采用一些含蓄的惩罚方式,比如借助故事适当加以引申发挥,旁敲侧击,委婉地给予批评教育;如果宝宝很好胜、很倔强,那不妨采取故意冷淡的方式进行冷处理,使宝宝感到无声的惩罚,从而反省自己的过失。切记不能体罚。
  奖励和惩罚具体的行为
  奖励具体行为而非孩子本身,会使奖励更具针对性、更有效。比如,应该说“宝宝今天主动向爷爷问好,真有礼貌”而不是“你表现真好”。
  在惩罚时,应对事不对人,不要总是去翻旧账,前后联系,结果是一个小错误引发了一场大惩罚,给宝宝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此外,在惩罚宝宝前,一定要向宝宝解释受惩罚的原因,让宝宝明白他为什么会受到惩罚,并告之什么是正确的做法,不要让宝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起是非观念。
  奖惩要及时
  如果宝宝早上按时起床,一定要在起床后就及时奖励,如说:“宝宝今天起得早,妈妈真高兴。”这样能巩固良好行为,而不要在一两个小时后再奖励。
  惩罚也应及时,即发现宝宝犯了错误之后,及时进行惩罚,指出其错误所在和应该承担的后果。比如宝宝摔玩具了,要及时指出其错误,并要求他立即把玩具拣起来,而不能等时过境迁,再来惩罚他。那样,宝宝会忘掉他受惩罚的原因,就不能对不良行为产生消退。
  经常奖励,慎用惩罚
  只要宝宝出现了良好行为,有任何微小的进步,就要给予奖励,这样可以使这些行为得到强化,在宝宝的头脑中巩固下来。
  在惩罚的问题上,一定要慎用。宝宝在探索中学习与成长,缺点、错误在所难免,不恰当的惩罚往往会伤害宝宝稚嫩的感情,影响亲子关系,甚至会影响宝宝形成健康的人格。此外,还要注意惩罚后的安抚问题,宝宝在受罚后,会自卑地认为自己不是个好孩子,父母不喜欢自己了,从而情绪低落,因此,宝宝受到惩罚改正错误以后,父母要适时地对宝宝进行语言和行动上的肯定,告诉他父母还是喜欢他的,只是不希望他做错事而已,不要让宝宝感到自己不受重视了、被冷落了。
  其他注意事项
  奖励:不要给宝宝太多的物质奖励,以免宝宝当成交换条件;更多的应是语言上的肯定和鼓励。
  惩罚:家长态度要保持一致,否则会导致宝宝对惩罚不以为然,从而收不到惩罚的效果。还要避免在公共场所和外人面前惩罚孩子,宝宝也有自尊,当众不留情面的惩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全部回复(4)
小孩子是不能宠的,要正确的引导。
2008-9-27 12:33:16
年轻的父母一般都明白,不会宠孩子,但是爷爷奶奶就不会了!
宝宝吃饭用手把菜弄的满桌都是,我打了宝宝的手,他爷爷心疼了,说这样会疼的!
2008-9-27 17:49:18
是的,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宠坏的!
2008-10-4 14:48:46
对呀,我阿婆也说,小孩子不能打,要跟他说,他听得懂...
我晕死...
2008-10-4 17:17:5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