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清,已故的石铎先生是第一个出国留学的人。
石铎,字宗素,号雁荡山人,清光绪六年1880年生于象阳深河村,1960年卒于上海。石铎先生自幼广读群书,精通经史子籍。1898年考取官费,被派往日本留学,先后毕业于日本测量学校及陆军士官学校。因成绩优秀,日本天皇亲自给他颁发奖品:一只银表。这在留学生中是罕见的。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取官费派往日本留学,始入日本测量学校,后进士官陆军学校,为温州地区早期留学生之一。光绪二十九年《温州留日学生林调元等抗俄宣言》内有:“瓯人留学生十八人矣,而挺身不顾、为国从命、于死不复还之义勇队者独一乐清之石宗素”。光绪三十年刘绍宽赴日考察,石宗素曾与其一同参观盲哑学校。十二月初七,刘绍宽将归国,石宗素与许达夫集同乡温处同人于神田锦辉馆送行。席间商内地教育事,拟开温、处两处师范学堂。刘绍宽先生后在日记中载:“余此后从事教育,皆基于此行,温州学务之创始,皆发源于神田锦辉馆饯行一席话。”石宗素因其成绩优异,曾获日本天皇亲授银表一只以示褒奖。此在留学生中实属罕见。宣统元年(1909),学成回国,经清廷部试核定为“举人”出身,任清室近卫军队官营长等职,驻节京城南苑。辛亥革命后,任浙江陆军学校校长,民国元(1912)任浙江省陆军参谋长,浙江陆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民国十四年(1925)任浙江陆军第一师步兵第一旅旅长,民国十五年(1926)任国军第十九军第二师师长, 参加北伐战争。民国十七年(1928)改任参谋本部安徽省陆地测量局局长。民国十八年(1929)上海大东书局出版其《国民军事学》、《欧美各国青年军事训练和国家总动员》。 民国二十三年(1934)任训练总监部参事,次年授少将衔。民国二十六年(1937)大东书局出版其《军事学问答》一书,同年与厉尔康、杨邦潘合编《青年军事训练教程》在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民国三十四(1945),因年高正式退役,定居上海,作画自娱。
石宗素先生戎马一生,但雅好诗书画,尝与温州名诗人黄式苏,刘景晨,郑孟特等诗酒唱和。刘景晨五十诞辰,石宗素因忙于公务,未能作画祝寿。越二年作《补寿梅屋五旬》古风一首:“举杯耽缓饮,论
画喜同心。微醉添豪兴,高情寄短吟。写梅傲冰雪,摹篆集璆琳。书簿簪花格,诗多离黍音。沪滨旧结社,江表又题襟。乱世文章贱,衰年感慨深。城狐工自扰,封豕恣相侵。久客怜吾寂,良宵踏月寻。比邻儒将健,暇日酒兵擒。唯我与迂叟,樽前避不禁。”民国二十三年(1934),蒋叔南溺水石门潭,石宗素有诗挽之“游屐遍灵区,豪饮不计量。独隐仰天窝,抗心羲皇上。山居足引年,况有寿者相。胡为赋大招,猿鹤同惆怅。从此雁荡山,山中失宰相。噫吁嘻,山中失宰相。”先生以儒将称,从戎偷闲,淋漓挥洒。尤擅山水,笔墨苍劲,师古创新,大有神韵。“七七”事变后,离杭溯江而上,复由西北入蜀,所历名胜辄以入画,积数十幅,名曰《流亡图》。当代名流诸如张宗祥、刘景晨、黄式苏、郑孟特等多有题咏,珠联璧合,堪称杰作。郑氏有《题石宗素山水册》诗:“身行万里半天下,无数山川落手中。自是毫端师造化,不须刻意便能工。胸中突兀笔尤奇,画好偏多写乱离。如此心情谁得似,剑南诗句稼轩词。”刘景晨亦有题《石宗素山水册之八帧》诗,今录其一:“依山傍涧好家居,其有林峦似画图。到此红尘应隔断,数椽容我结邻无?”宗素多绘山水,偶作人物。诗人黄式苏有《题宗素画背面钟馗图》诗二首,其一:“终南进士梦中人,谁貌当年面目真。不学吴生描怪状,衣冠背坐水边身。”其二:“到处群魔可奈何,手中三尺剑容磨。有人斩鬼成新传,一样毫端写愤多。”其实早在民国十八年(1929)石宗素先生即与吴青霞、吴子鼎、姜丹书、马孟容、马公愚、张宗祥、董皙香、赵半坡、刘景晨十人组织雨社,并订雨社社员润例刊于申报是年五月三日。雁荡山人石宗素润例如下:山.水堂幅六尺十六元,五尺十二元,四尺十元,三尺八元,屏六尺十元,五尺八元,三四尺六元,横幅类推,琴条同屏,卷子每尺八元,册子每尺六元,扇每柄六元 。(见上海画报出版社 《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234页)抗战期间,山河破碎,先生常以“马一角”自比,盖慕宋画家马远高义。抗战胜利,黄式苏赠其诗:“妙年投笔老投戈,西上扁舟三峡过,眼底新收千怪伟,胸中时吐百嵯峨。流离巴蜀嗟何众,成就营丘幸独多,天遣不为马一角,汉家已复旧山河。”
新中国建立后,曾为上海徐汇区政协委员,人称“红旗老人”。 1957年石宗素先生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晚年常迎养杭州长子石华玉处,因误于药,于1960年殂谢,享年八十晋一。棋王谢侠逊有诗挽之,今录之以殿此文:“史馆数同乡,惟公
年最长。工诗复善画,艺苑久称赞。郊区参劳动,风义堪颂仰。订交四十年,深情厚无两。蓉城忆赠诗,声调原绝响。精神胜龙马,历来知保养。如何忽长逝,抚怀倍怅惘。斯人今不再,魂梦徒想像。”
石铎先生家教很严,后辈在学业和事业上均有成就。他育有二子,长子石华玉1947年获瑞士苏黎士大学医学博士,后又赴奥地利斯博鲁克大学读博士,1949年又到英国爱丁堡皇家医学院学习,毕业后任该院外科医师,原想受聘赴美工作,时值新中国成立之际,遵从父亲教导,毅然回国效力,任浙江医科大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胸外科专家。次子石华鑫,上海同济大学毕业,曾任同济大学、西安交大毕业,先后在德国任冶尔兄弟压缩机制造厂设计师、德国内燃机马克制造厂高级工程师、中德合资广州马克内燃机厂高级工程师;石岳东,1947年10月生,温州医学院毕业后,在浙江省肿瘤医院任外科医生,后留学美国,就读伊利诺大学、乔治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获得病理学博士;石岳君,1949年7月生,西北大学化工系毕业,在西安交大任高级工程师;石岳杭,1950年5月生,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博士,任芝加哥罗尧莱大学医学院讲师兼妇产科医师;石大治,是香港长香有限公司、深圳利拉链厂、深圳观澜装配料厂董事长。
曾孙汪建华,1972年生,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大学,1997年获得数学博士学位,现在美国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