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中国古代武力非常贫弱的一个时期。基本是败多胜少。与其相对的,是宋军在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保障上处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而且,宋军的规模和数量空前庞大。在王朝早期,宋军表现出与他们的后辈们截然相反的战斗力。卓越的表现丝毫不亚于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唐朝和汉朝军队。统一全国后,在与契丹和后来西夏的战争中,宋军表现得相当优秀。塞北宋军在名将杨业的指挥下,以步兵为绝对主体的区区3000兵力,在雁门关大破契丹帝国十万铁甲精骑,宋军斩首辽军万余。取得空前辉煌的胜利。但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宋军的不堪一击。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此局面呢?首先应该从宋朝军制说起。
由于经历了五代十国走马灯一样的武将篡权,尤其是自家的政权就是靠篡位取得的。因此,如何确保皇帝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如何预防武将干政、篡权一直是宋朝皇帝绝对的头号大事。宋朝军制与其他历朝历代都不同。皇帝直接控制着一切与军队建设有关的事物,独掌军队的建置、调动和指挥大权。
北宋军队大致分成禁军、边军,乡兵,皇室御林军。禁军其实就是宋朝军队主体,是除皇家御林军外,唯一被允许驻扎在首都开封的武装力量。 边军就是驻扎在边境的边防军。边军也属于正规军,但级别和待遇远不如禁军。乡兵是由宋朝地方机构组织的民兵。宋朝的军队大体上就是由以上三种组成的。其中,宋朝禁军是直属皇帝本人的正规军,因此其待遇最高。皇帝把大部禁军都驻扎在开封。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实现对这个国家最精锐主力军队的绝对控制。在宋朝历代皇帝心里,军队的首要任务是维护自家统治而不是抵抗侵略。水浒传中就有禁军80万教头的林冲。光开封就驻有军队80万。
早期禁军与辽国战争不断,因此军队有实战锻炼,战斗力还是有保证。随着与辽国《渊之盟的签订,北宋最强大的对手一夜之间消失了。没有了战争,和平时期就没了丧命的风险。由于禁军待遇又如此高,因此很多人尤其是一些不得志的文人混个官职。宋朝武举是以兵法作文为主。结果武举成了众多下等书生混上官职的捷径。由于130年没有战争,加上经济高度发达。导致开封和其他大城市的禁军根本没心思练兵习武。而军官整天忙着搂钱,更没心思整顿军队。士兵开杂货铺,军官就开大买卖。军营企业遍及全国。另一方面,有些下级士兵迫于金钱就当了逃兵。而军官发现,这个人当逃兵了。但帐上还在,依旧可以领军饷,于是谎报,瞒报士兵逃亡。于是令后人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靖康之变金军入侵时,开封账面拥有禁军80万,可实际的只有区区3万。
到北宋中后期,200多万禁军已经彻底丧失战斗力。
宋朝军队的没落,是宋朝统治集团自己一手造成的。翻开史书,我们看到的宋朝拥有举世无双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拥有200万军队和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却落得如此下场。反过来想一想,和现在对比一下。共军刚开始那抗美援朝的战斗力,和现在军营企业满天飞,军官忙着捞钱,百姓进军营当兵是为了出来有个好出路,公务员考试千军过独木桥。党对军队的绝对控制等。何其相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