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农民工天生以土地为生存的第一目标,意识上就是离了土地就无法生存,认为种的地越多就越是能人,举个例:如果发生交通意外,把他老爸给撞了,哪也得让他把麦子收了和你处理事情。呵呵,一到收麦子的时候哪怕我给几倍的工资也找不到一个人,这就是事实,在现在这个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体制下,是不是有点可悲? 还有就是这里的民工永远不知道满足,没有一个度,不会适可而止. 譬如我的工厂,我如果给了工人1000元的工资,他就想要1500,我如果给了1500,他明天就更要2000,他根本不知道衡量自己有多少能力,就只认为自己也是工人,别人拿多少自己一定要和别人一样.很多小事反映这里的工人这种形态:有好几次在上班的空间,我为了体恤工人大热天干活辛苦,自己掏点钱买点西瓜或者饮料犒劳一下,结果怎么了:有一个工人刚好当天没有上班,没有吃到,第二天非要我补上不可,认为自己没有吃上别人看不起他,这个肯定不是理由,我当然不买了,结果呵呵这个工人不干了,后来有工人说如果那天我给补上了,全厂的工人又要全部吃一次,因为他吃的是第二天,当然也就认为是第二次开吃。汗。。。 直到现在,我叫工人吃东西还要小心翼翼,拿个考勤表点名,看看有没有人漏了,怕吃错了。当然工人的事情好处理,主动权在我们手里,不好处理的是这里的机关单位,吃饭的时侯,罚款的时候,他们的家属买我东西的时候,还有只要他们不开心的时候,往往会想起我,这也难怪,因为这地方就我一个企业嘛,他们不想我没有别人可以想呀,呵呵。 唉,陇县的人们,陇县的机关,有些思想,有些习惯,有些地方该改改了,拿出实际行动来,支持支持外来的投资者吧,要不然实在太对不起共产党“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