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8年就听说鄞州区以“壮士断臂”的勇气铁腕整治、升级铸造业。如今两年过去了,成效如何?近日,记者来到鄞州区进行调查采访。
鄞州区云龙镇有着“中国铸造之乡”的美誉,记者在这里发现,街道上煤炭粉尘不见了,原来堆成小山一样的石英废砂消失了,喧闹吵杂的拖拉机声也减少了。“鄞州区的铸造业正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鄞州区副区长黄新山表示。
近百根黑烟囱全部消失
走在云龙镇铸造企业密集的镇区街道上,记者发现这里的天空跟鄞州区及老三区并无多大差别,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而稍微了解2008年鄞州区刮起的那场铸造业整治、升级风暴的人都知道,鄞州区是花了很大的代价和决心,才让云龙镇恢复到了目前的状态。
云龙镇有大大小小49家铸造企业。由于铸造业的传统工艺中需要烧煤,云龙镇耸立起了近百根烟囱,冒出黑黑的浓烟,污染了空气,云龙镇百姓对此反应强烈。
此外,由于铸造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产生酸性的石英废砂,不易处理,云龙镇里堆起了2座“小山”,全部是石英废砂,占地20多亩。
经过2008年以来对铸造业的整治、升级,如今的云龙镇旧貌换新颜。烧煤的冶炼车间,全部改成了电炉冶炼,用上了清洁能源。到处耸立的黑烟囱也消失了,蓝天白云又回来了。“对老百姓来说,这次整治的最大改变,就是空气质量改善了,早上起来天空不再灰蒙蒙。”云龙镇副镇长唐科成表示。
与此同时,云龙镇还引进了一家废砂治理企业,对两座“石英废砂山”进行处理。这家企业有着类似于“屎壳郎”的神奇功夫,他们把石英废砂中的酸性物质进行中和后,将这些废砂“变废为宝”,送到水泥厂作为原料。现在两座“石英山”已全部被消化掉了。
据鄞州区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自从2008年开展整治以来,云龙镇的空气质量状况逐年改善。2007年全年云龙镇的大气质量优良率为67%,2008年达到76.8%,2009年达到86.8%,今年上半年为90.8%,已经接近鄞州中心区92.3%的水平。
“以前由于铸造企业烧煤太厉害,我们在新城区的高楼里往往看不到云龙镇,现在空气好了,在新城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云龙镇的建筑。”鄞州区副区长黄新山用自己的“眼睛”表述着铸造业整治、升级的成果。
在整治、升级风暴中,一些企业通过工艺、设备的升级,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竞争实力,铸造业的整体效益和利税不减反增。
宁波吉威铸造有限公司可以说是铸造业整治、升级的受益者,因为意大利工业巨头菲亚特集团看中了该公司在工艺升级、改造后的质量,决定跟其长期合作。吉威公司总经理罗绍康告诉记者,去年吉威公司投入500多万元对铸造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取消煤炉,引进电炉和水幕除尘设备,大大改善生产环境。由于电炉的温度更加容易控制,其产品质量更稳定,产品性能得到提升,生产效率也提高了20%。“菲亚特集团是我们合作的第一家世界500强,现在该集团预订的第一批汽车配件已经发货了。以后每个月会出10个集装箱。”罗绍康表示,“菲亚特集团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有考核,如果我们不引进环保工艺,或许无法进入它的视野。”
宁波浙东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铸造企业。以前公司的铸造车间也存在着脏、乱、差以及对环境污染大等问题,而且工序多、工人多、劳动强度大。2008年,鄞州区决定对铸造业进行整治、升级,浙东公司率先响应,对铸造工艺和流程进行改进。公司联合清华大学研发出了年产2万吨的铸造流水线,具有流程短、产出快、劳动力节约60%的优点。如今,公司不但排放达标了,综合成本也降低了十分之一。“高污染、高耗能的铸造行业也有很大的节能减排空间。”该公司董事长任美康自豪地说。
由于铸造设备和工艺升级,浙东公司研发生产出了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大型矿用斗齿,打破了国外公司技术垄断,并在一次国际招标中成功中标,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
云龙镇副镇长唐科成告诉记者,云龙镇在这次铸造业的整治、升级风暴中,共关停20多家铸造企业,保留了20多家。由于升级改造后企业竞争力提升,铸造业的效益不降反升。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云龙镇铸造业的产值为10.48亿元,销售额达到9.76亿元,利税为0.69亿元。这还不包括云龙镇铸造业转产企业的产值。而2008年前7个月,铸造业的产值、销售、利税分别为10.9亿元、10.7亿元、0.51亿元。铸造业在整治后的利税额不减反增,而该镇工业的全部产值也比整治前的2008年同期增长了22%,真正实现了产业升级转型。
部分企业转产后过得挺滋润
整治中,鄞州区有一些环保不达标的中小铸造企业被关停,或者转移到其他行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转产过程很痛苦,但经过一年来的努力,一些转产企业的日子已经过得挺“滋润”了。
位于鄞江镇的宁波展发磁业科技有限公司是铸造企业成功转产的一个范例。该公司原来是挂靠在新蕾公司旗下的一家铸造企业,规模不大。根据鄞州区政府的要求,企业实施转产。2009年5月,宁波展发磁业科技有限公司从新蕾公司独立出来,其董事长虞建芳投入450万元搞起了磁性材料,主要供应给手机话筒、节能汽车和电瓶车电机的生产商,科技含量较高。经过一年多的运营,企业转产获得成功。“现在公司每个月的产值有300多万元,而以前从事铸造业一年的产值也才1000万元。原先要70多个工人,现在只要30多个工人就可以了。估计今年产值会达到3000万元。”虞建芳说。
“像这样成功转产的铸造企业不在少数,超过了关闭企业的40%。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业产值没有受到明显的冲击。”鄞州区经发局局长杨奇伦表示。
铸造业一度是鄞州经济发展的“功臣”。鄞州区共有159家铸造企业,年产值近40亿元,主要集中在云龙镇、横溪镇等。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铸造业因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烟雾、粉尘、氨气、废水,严重污染着区域环境。
2008年6月,鄞州区对铸造业的全面整顿和治理正式开始。根据有关方案,对于年产值规模在3000万元以下,污染较重、耗能较大、产值较少、市场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引导其转产、关停;对于年产值规模在3000万元以上企业,对其按要求进行转型升级。鄞州区还为此出台了相关补贴方案。
截至目前,鄞州区159家铸造企业,已经关停92家,完成治理提高55家,另有12家将在今天全部关停。通过整治、升级铸造业,鄞州区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5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