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来岁的爱因斯坦,也经历着一个大学毕业生的生活状态:租房,求职,上班,交友,兼职,恋爱,结婚,生子,那时,生存是爱因斯坦的专业,物理学是副业。
1902年的2月,23岁的大学毕业生爱因斯坦来到瑞士首都伯尔尼,带着未婚先育的女友在老城区租房住下。彼时的爱因斯坦连吃饭都是问题。他不可能知道自己会在此住到30岁,更猜不到42岁时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天才的代称。
爱因斯坦家庭并不优越,也非外貌出众或智力超群,他只是小学全班52名同学合影时大衣纽扣没系齐的不合群少年。 四年大学时光,爱因斯坦邋遢自在地待在苏黎世。他偏科严重,老是翘实验物理课和数学课,觉得数学对他的物理学理想没什么作用。他偏爱理论物理,又觉得老师讲得太旧,痴迷于找新潮物理学家的文章来读;他基本处在逃课自学状态,反倒是历史教授家里的常客;他常被有钱的同学格罗斯曼邀去咖啡厅聊哲学和力学,或玩帆船。一到期末考试,他就需要借格罗斯曼一丝不苟的笔记抄来救急。
翘课、借同学笔记抄的爱因斯坦,很不得教授们好感。他的实验物理课只得了1分(6分制,6分为最高分)。但他的爱情有了收获,拍拖对象是他的同班同学,大他4岁的塞尔维亚女孩,米列娃。哪怕是假期,他们也频繁通信,讨论各种物理学话题。在信中,他像老师,她像学生。
爱因斯坦以平均分的普通成绩从大学毕业,在给米列娃的情书中他写道:“我特别高兴能找到跟我一样有力且自立的人”(他用的词是“人”而非“女人”)。这一年,爱因斯坦根据亲身体会发明了一个公式,不是震惊世界那个E=MC2,而是:A(成功)=X(努力工作)+Y(懂得休息)+Z(少说废话)。
大学毕业之后,爱因斯坦面临着一个毕业生的典型生活状态:求职、租房、上班、交友、兼职、恋爱、结婚、生子。
毕业成绩一般的爱因斯坦,失去了留校助教、赴意求职、读博深造的机会。论文平平的他靠做临时工糊口,和女友挨穷。
同学格罗斯曼看不过眼了,说服自己的富爸爸找瑞士联邦专利局长,安排爱因斯坦当公务员。因为学历不够,工作几番波折后才终于落定。1902年6月,爱因斯坦终于被瑞士联邦专利局聘用为试用工(1904年9月才转为正式三级技术员)。他赢得了年薪3500瑞士法郎的工作。这时的他,养家已不是问题。
每周工作48小时,没有专业压力的环境里,爱因斯坦尽情发展自己的想法。他用烟斗抽烟,穿皮鞋不穿袜子。
1903年,在父母的反对声中,女友变成了老婆。1904年,儿子汉斯出生。米列娃忙于怀孕和育子,睡袍的件数多过外套,壁纸和家饰充满田园风,爱因斯坦再不与她探讨学术了。
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迎来奇迹年,一年中他写出了光、热、电3个不同领域的5篇论文,在德国《物理学年鉴》发表。爱因斯坦对密友得意地扬言:“我是伯尔尼专利局的小公仆,却给物理界带来了革命。”
1908年,他总算申请到了伯尔尼大学的兼职教职,他的热量理论课和光学课,因为听众寥寥被校方取消。不过,这一年9月爱因斯坦被请去萨尔茨堡演讲,第一次在国际学术界亮相。10月,他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再也没回伯尔尼――他写出了32篇论文、自称“一生中最幸福和多产”的地方。
1912年8月, 33岁的爱因斯坦回到母校教授理论物理。他与从前的老师们和已升任数学教授的同学格罗斯曼共事,高兴时他们一起用化学量杯喝酒。
可是第二年爱因斯坦就执意要去柏林,不顾妻子米列娃反对。因为来自德国的邀请充满诱惑,有“全世界懂相对论的12个人中有8个就在柏林”的说法。
1915年11月,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1916年,他与格罗斯曼合作的论文《广义相对论纲要和引力理论》正式发表,举世皆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