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天湖(仰天湖)其实是一个山顶小湖,处于方洞下面山峦间低凹处。说是湖,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宏伟,面对半塘静静的水,你的心境会慢慢地平和下来,天和山,水和色,种种妙不可言的意境油然而生。这水,与别的地方不一样,似乎飘浮在空中,并随时会幻化成流动的云和雾。
从灵岩的天柱峰侧攀登上山,有一条石阶小道,可达景天湖。只是这条小道年久失修,比较陡峭。从方洞山脚处的龙洞到景天湖,山间石阶虽然古旧,但一路上景色优美,喜欢爬山的人可以选择此道。
景天湖半依着方洞这边的紫霄嶂,百层高岩之间它并不算高。但在层峦叠嶂的岩石间,汇聚成一湾湖水,不得不让人惊讶。据说当年【南京政府特派员】蒋叔南在景天湖之后的紫霄嶂盖了几间小屋,称为“仰天窝”。1924年春康有为游览这一带之后,写下了“瓢饮唯三径,岩栖在百层”的楹联,“瓢饮”和“三径”语出典故,这里,“瓢饮”指生活清苦,“三径”指隐居之地。看来,景天湖及周边的景色,在康有为等人的眼里,的确是“好与闲云共昼眠”的悠闲淡泊隐居之地。只是我不知道,当年康有为、黄炎培、黄宾虹这些名人坐在“仰天窝”的石阶前,面对远远的白云岗,云起云落间,有何感想?
从景天湖往西看,山脚下层层梯田在一个平缓的山坡展开,西北方高入云天的便是观音峰了。景天湖后面有一小山岗,顶上是就是天心亭。天心亭给人有一种悬空的感觉,仿佛从这里可以看透“天尽头”;无遮无拦的风从四面八方吹过来。在这里观赏风景要立定脚跟,否则随时被风刮走。从天心亭顺着山谷下去,就是灵岩小龙湫了。
今一些人游雁荡,只是走马观花。处在灵岩和方洞间的景天湖(仰天湖),好似一个被遗忘了的角落,不深入不爬山的人,自然不知道有这等去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