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人首次太空漫步

[复制链接]
往事不如烟 发表于 2008-9-27 13: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12 4
今天下午(16:30出舱),翟志刚将担任出舱航天员,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出舱活动分为4个阶段:在轨组装、检查与训练段,出舱准备与过闸段,舱外活动段以及返回过闸段。

  时间最长的是第一阶段,要14.5个小时;最危险和最难的是舱外活动段。

  据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选拔训练研究室主任吴斌介绍,在出舱活动4个阶段中,航天员要经历数百个步骤,有8个关节点尤为重要。

  1 在轨组装检查与训练

  在轨训练不能太刻苦

  在轨道舱,航天员要把舱外服各部分组合成一件舱外服。“钻”进服装后,还要对服装进行尺寸调整、气密性检查和全性能测试,一切正常,这才算“穿好”了舱外服。

  此后,航天员进行移动和各种模拟操作,以体验真实失重状态下移动和操作的特点。这就是大约100分钟的在轨训练阶段。

  航天员运动量不能太大,以防患上空间运动病。这些工作结束后,2名航天员将进行几个小时的休息。

  2 出舱准备与过闸

  气闸舱里“搬家”忙

  神舟七号的轨道舱既是航天员的生活舱,又是航天员出舱活动的“过渡”地带即气闸舱。因此,在进入第二阶段———出舱准备与过闸段后,航天员要把轨道舱里不能耐受低压的物品转移到返回舱。

  当然,在“搬家”完成后,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门必须关上,否则,返回舱也成了真空、低压的“太空舱”了。在舱外服加压的过程中,轨道舱慢慢泄压,逐步接近真空。舱外服转入完全自主供氧和冷却。

  3 舱外活动

  取回2.4公斤材料

  出舱准备结束后,就将在太空中开门了。首先是解锁,然后把门开到60度。等到舱内外压力平衡了,再把门完全打开。

  出舱之前,航天员还要给舱门罩上一个保护罩,以防止在出舱过程中发生剐蹭。最为困难的是,航天员始终需要用一只手固定身体,上述动作都是单手来进行的。

  头先脚后,是航天员出舱的“标准动作”。出舱航天员要取下放置在轨道舱外壁上的2.4公斤的固体润滑材料,递给舱里的航天员。

  4 返回过闸

  返回后三人将拥抱庆祝

  出舱航天员是沿着轨道舱壁行走。他身上有两条安全系绳与母船相连,每一步操作之前,都要先在舱壁的扶手上固定好安全系绳的挂钩。

  返回与出舱相反,航天员在进入轨道舱时,采用脚先头后的姿势。接下来,又是一系列与出舱相反的程序:关舱门,轨道舱复压。等到轨道舱与返回舱压力确认为一致后,两舱之间的门被打开,出舱活动全部结束。届时,神七的3名航天员一定会拥抱在一起庆祝胜利。
全部回复(4)
中国实力的一大提升,好样的!
2008-9-27 17:21:03
英雄啊,中国航天科技的一大跨越!可喜可贺。
2008-9-28 15:18:32
中国是掌握这个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2008-9-30 12:09:19
哇塞,好骄傲好骄傲...
2008-9-30 12:10: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