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亿元“政府费”救伊利蒙牛

[复制链接]
火龙果 发表于 2008-9-26 17: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78 4
还没有三聚氰胺的阴影中走出的中国乳业开始沦为被救助的对象。昨天,农业部发布紧急通知敦促乳制品企业稳定奶源基地,继续从奶农手中收购鲜奶。针对有些地方出现奶农倒奶现象,数省将对奶农进行补贴。中国奶业协会昨天也发出紧急倡议,要求确保原料奶收购。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更是决定从主席预备费中拿出1亿元作为借款,重点支持已陷入危机中的伊利、蒙牛。

从奶源开始补贴

农业部发出的《关于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奶农合法利益的紧急通知》中称,因毒奶粉事件导致奶制品销量锐减,受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影响,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省份已经出现较大范围倒奶现象。三地正在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奶农损失。

河北省政府日前决定从财政中拿出3.16亿元补贴奶农,按照每头奶牛200元的标准给奶农发放饲料补贴;河北唐山市出台了生鲜牛奶加工奶粉补贴办法,从9月16日到10月18日,凡为奶农代加工奶粉的企业生产每吨标准奶粉补贴4500元,其中市财政补贴2000元,县级财政补贴2300元,奶农自己承担200元。

另外,中国奶业协会昨天也向乳品加工企业会员单位发出紧急倡议,要求确保原料奶收购,及时保量收购质量合格的原料奶,保护奶农的利益,保护奶源基地。

奶业协会称,奶源基地是经过多年建设形成的,来之不易,乳品加工企业及时收购原料奶就是对奶农饲养奶牛积极性的保护,对奶源基地和我国民族奶业发展的保护。

伊利蒙牛将损失百亿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决定,从主席预备费中拿出1亿元资金,重点支持伊利、蒙牛两大企业稳定奶源基地。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减免税政策,争取银行贷款支持。

此事件立刻引发了争议,反对者认为这种做法“就是将损失转给国民,而保护不负责的企业”。乳业资深分析师陈渝就表示:“补贴给谁并不重要。”补给企业,也其实是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去收购原奶。

目前仅在伊利、蒙牛集团两家企业直接从事生产销售的从业人员就有十多万人,间接从事运输、包装等配套业务的人员有100多万人。一旦如此规模的乳企出现问题,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此前已有消息称,1万多吨奶粉召回的压力以及可能面临的索赔,或将直接导致三鹿集团破产。财经网报道说,伊利、蒙牛两大企业收购、加工、销售陷入困境,截止到9月22日,订单减少80%以上。两家企业的每日收奶量,总共只有3672吨,只占正常收奶量的18.5%。仅至2008年9月19日,在全国26个省市中,伊利、蒙牛两大乳品企业下架产品,价值就达64亿元人民币。预计事件影响还会持续4-5个月,区内两大乳品企业蒙牛伊利未来还将损失36亿元人民币。
全部回复(4)
企业越大越倒不了。
倒了也没关系,吃亏的是国家。
2008-9-26 17:20:00
这叫自作孽!不可活。。。
2008-9-26 17:24:08
如果倒壁,失业人口是多么的触目惊心。那些数字真恐怖。
2008-9-27 08:58:47
没有良心的企业倒闭了是不心疼的,这是自找的。
2008-9-27 09:13: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