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私家园林上海叫价4000万 买家将获产权

[复制链接]
梧桐树 发表于 2008-9-7 15: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88 4
早在2005年,作为“苏州古宅上市第一拍”,“葑湄草堂”的拍卖就曾轰动一时。然而几次流拍之后,“葑湄草堂”最终以低于拍卖价格成交。近日,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的山塘街上,一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私家园林又将在上海开拍,一旦拍卖成功,这座名为“传德堂”的苏州私家园林今后的命运将尤为引人关注。

“传德堂”坐落于苏州市山塘街786-788号,始建于1919年,由安徽商人鲍宗汉所建,大厅屋脊采用回纹脊,脊中塑有福禄寿星。院落以花岗岩石板为主,后门的砖雕造诣气势如虹,真正体现了原建筑固有的风貌。“传德堂”在原来的控保建筑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利用西北两侧在新建处设置多功能厅,方便了现代人的生活,巧妙地运用现代手法与传统建筑有机组合,形成独到的艺术风格。上海鸿海商品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雷说,几年前“葑湄草堂”拍卖未能成交有很多原因,主要由于价格太高,而且园子比较小,停车也不太方便。而“传德堂”的园林面积大,停车地方也很充分,且总价估计在4000万左右,所以拍卖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拥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苏州,留下了众多园林古建筑,政府每年要花费大量资金维护古宅,时间一长颇感力不从心,希望通过社会资本抢救古宅。《苏州市市区依靠社会力量抢修保护直管公房古民居实施意见》明确表示:允许和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租用直管公房古民居,实行产权多元化、抢修保护社会化、运作市场化。然而有关专家指出,通过拍卖的手段来保护园林古建筑,是有风险的。当园林古建筑的使用权归属到私人时,通常经济利益就成为其首要考量。“传德堂”拍卖前,大批房地产公司对其表示关注,就说明在商人眼中,园林古建筑是与经济利益画等号的。尽管这可以为财政带来可观收入,可是园林古建筑本身遭受的破坏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虽然政府部门表示园林古建筑拍卖后,如何开发一定要得到政府的监控。但这样的监控是否能够在保护园林古建筑与开发园林古建筑之间找到平衡点,处境非常微妙。

据称,“传德堂”拍卖后,买家将获得它的产权,而非只是使用权。但由于古建筑的特殊性,购买者只能进行保护性修缮,文物部门将对古建筑实行长期、终身的监管。
12730104.jpg
全部回复(4)
买家将获得它的产权,而非只是使用权。但由于古建筑的特殊性,购买者只能进行保护性修缮,文物部门将对古建筑实行长期、终身的监管。这有什么用,政府只是找了个托管的好办法,做个甩手掌柜!
2008-9-7 15:16:31
可不可以别发那么猛了,我的泰迪沉了#i22#
这园林贵就贵呗,反正俺是穷人...
2008-9-7 15:17:22
泰迪多少钱的,怎么样这狗狗。
2008-9-7 17:46:37
有钱人。。
2008-9-7 18:56: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