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现在它的壳还是肉乎乎的,再过几小时,新壳就硬了。”在阳澄湖面上,蟹农戴永明指着一只刚蜕好壳的大闸蟹说道。
这几天,和戴永明一样,大多数蟹农看着蜕完壳的蟹比画着他们的大小,等政府一宣布试捕,便能抢中秋节的头一波市场。
记者上周末在阳澄湖、太湖走访获悉,今年阳澄湖大闸蟹预计9月10日左右试捕,12日左右开始少量上市,虽然减围,但蟹的数量不会大量减少,开市价格预计比去年同期会有一成左右的上涨。
今年大闸蟹个头偏大
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透露,为保证阳澄湖的水质,这几年阳澄湖网围面积一直在减少,去年养殖面积7.6万亩,今年更是加大力度,将养殖面积减少到3.2万亩。
“我们村近120户人家,去年减围,现在养蟹的人家只有50多户,每户只有20亩养殖面积。”昆山市巴城镇巴渔村是阳澄湖大闸蟹传统产地,村长顾根林告诉记者。
昆山市渔政站透露,减围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水质。比如巴渔村现在养蟹的面积减少了一半多,今年开始所有养蟹的人家5年一个轮回,这5年不养蟹的人家政府每年补贴1.1万元,5年以后,哪个水域养蟹,哪些人家养蟹,大家再重新抽签决定。
而这样做的好处,是水生态可以适当调节。比如今年减少一半多的网围养殖面积,但是空出的水面由政府出资放养蟹苗、鲢鱼等,在尝试水面休养生息的同时,蟹成熟后蟹农凭捕捞证捕捞出售,收入仍然归蟹农。
“这样一来,在大面积减围之后大闸蟹的数量不至于大面积减少,而放养蟹水面水流畅通,蟹的活动空间增大,今年大闸蟹的整体个头预计较往年会稍微大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