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会吞咽不流诞
宝宝五六个月后常见唾液不自主地流出口外,引起下唇下额皮肤湿诊。其实这年龄组的宝宝,流诞是由于乳牙的萌出对三叉神经的刺激,唾液腺发育趋于完善,分泌量显著增加,每天有200毫升左右,有帮助消化作用。而由于他们没有按月龄添加辅食,还没学会吃固体食物,使食物在口中啃磨,咀嚼,用舌唾液作搅拌,协调的闭唇做吞咽动作。口中的食物,伴随唾液咽入食道进入胃肠进一步的消化吸收。口中的唾液随时吞咽也就学会了。
训练方法十分简单。可用饼干、馒头干、面包干给宝宝啃啃,磨擦齿龈,每天二次,面对面与宝宝结合语言作示范动作。7-12个月随月龄的增长,在愉快的进食中学会吞咽,也就没有流诞的烦恼了。
二、预防宝宝跌伤,吞食异物
半岁以后宝宝会翻身、爬、移动身体,扶站开始学走,不会走却会爬高,造成跌伤、撞伤。对危险事物没有识别能力,因此必须随时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如屋内开关,电插座,光缆物器、药品、煤气、火柴,一切导致烫伤的热水、热饭热菜热汤都必须妥善安置。宝宝喜欢挖小东西,什么东西都往嘴里送,日常吞食异物情况较多,瓜子壳、糖纸、纽扣、别针等不要给宝宝摸到。小床要有横杆,不要忘了拉起拴上,床边要有椅子挡隹,窗、阳台要有横杆木栅,扶站扶走要有大人照顾,宝宝活动的场所要清洁干净,不要遗落成人的东西特别是针线。
三、听力与语言
听力与语言有着十分密切关系。听不见就讲不出。
要重视宝宝听力减退预防。除了做好产前咨询,预防遗传性疾病耳聋,还要注意耳的卫生,预防叮咛异物及炎症。小儿出生后通过听觉才可有正常的语言发育,任何年龄小儿的听觉异常,即使是轻度异常,也会影响语言及学习,对听力减退要早注意,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语言发育,正常小儿一般4岁内才能较充分地运用其本地语言,宝宝对语言的掌握直接影响日后的学习。
正常语言的发育要依靠:1自出生即有的良好听力,例如婴儿期即反复中耳炎,可影响正常的语言发育。2小儿必须有完整的神经系统。3发音器官及功能均正常。4环境的促进。应从婴儿期及早锻炼多听,多学习语言。语言发育重要期为出生后9-24个月,口语学习阶段,小儿学习了解语言最初靠观察,说话的面部表情及手势,待语言功能发育后,主要就靠听力了。
使语言不能正常发育的原因有:听力丧失、智力落后,面及口部异常,如腭裂,舌系带过短,扁桃体或增殖体肥大等,神经系统异常。都要引起成人的重视,及时给予矫治,使宝宝的听力与语言能得到正常的发育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