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塗鱼

[复制链接]
老马样板 发表于 2013-8-8 16: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57 2
弹塗鱼,我国长江以南的海塗上形似鱼鳅的动物。因为它们生活海涂泥里,又多活动在退潮后的塗面,且行动灵活,多跳游或弹跳。所以人们叫它们跳鱼。我们乐清人习惯叫它们弹塗,取其在塗面弹动之情态。又因为跳鱼形色,我们还俗叫它们兰胡。
  弹塗鱼在乐清湾特别繁衍,有一个生态族群。这就是“花兰”、“网须”、“长腰”、“白根”、“兰胡狗”。
花兰”生长在硬塗和中硬塗,形体锥圆形软满,头圆形,一般长在9cm,最长的也不过11cm。淡灰色表皮上,再散布着好看的靛兰色的梅花斑点,因此,我们叫它花兰了。花兰,性情活泼,好蹦好跳。它的洞穴深而杂,有横直交叉,有时还会喷水。如果在春讯它们生育期,又加上风天好,乐清湾南岳蒲岐的广阔塗面上就会爬满花兰,它们呼朋引伴,捉对求偶成双。这些小生灵嬉水塗面上的潮痕,交尾打滚。让人生出许多不忍心捉它们的情素来。但由于生活所迫,我们还是对它们下了毒手。
  花兰游动范围大,几丈甚至十来丈远。它们爬行的纹路非常好看,花纹图案清晰美观,就像一条长长的牵牛藤烙印在塗泥上。因为花兰的腹下两对蹼鳍长得像三叉戟形,在它们爬行时,印在塗泥上非常对称。而且它的腹略圆,向前游时便像一条藤在延伸了。花兰很机灵,当你沿着它的爬行路线寻去时,往往突然中断,让你老半天找不着。如果你有经验,把附近的前一潮汛遗下的泥坑或脚踝坑戽扫干,总能找到它的蛛丝马迹。但有时也有空坑一个。它们在坑边沿一些沙蟹洞丛生的最难发现的地方,打上一个假洞,你以为找到了,当你掏进去,却是没有。哪里去了呢?它却在另处打上一个暗洞,也是真洞。这个洞穴的门口没有一点纹路,而且堵上二、三粒粘泥,与周边的塗面一模一样,如果你没有经验没有明锐的目光,就根本无法发现它们。花兰,一种多有灵性的小生灵啊!
花兰是跳鱼中的极品,因为不仅形体好看,而且是海味鲜中上品。它肉质特别鲜美,体贴朗口,同时又是一种滋补品。用它炖糯米酒(大荆老酒),可以补阴健脾。因此,我们浙南地区的人们都很喜欢它,如今各大酒店都立它为一道名肴,大凡有上宾光临,主人往往少不了点这道“花兰焖酒”。
网须”长度与“花兰”相近,但比之体形略小些,多生长在软塗面里。形扁,头塌扁,色为浅褐皮肤上有暗点,尽管其貌不扬但性情尤其温和。你抓住它,它就像绵羊一样,在你手里一动不动的。网须在塗面上也不怎么跳动,游动也很慢,范围也较小。只在洞穴附近游出脸盆大的辐状的纹路。网须洞穴为横向,且较浅,并一般较密易抓捕。网须又因为它嘴上长着细小触须,因此便叫它这个名字了。而南塘南岳一带的人又叫它“爬牙”,这又因为它的牙齿特别外露之故吧。
长腰”,同等相比花兰、网须要长一些,形体“苗条”,因之名之。它的头圆,眼略突,色形与网须很相近。也多生长在中软和软塗面,多与网须为伍,习性在花兰和网须之间,但偏于网须。只是洞穴比网须深一点,而且直洞,稍使点劲,也总能捕到它的。
长腰的肉质鲜美,只是它的那条主骨较硬,因此有失人口感。
白根”的体形大小完全与花兰一样,但其色和斑点却完全与网须或长腰一样,然而,其性情却更是超出花兰。它们一般生活在硬塗面里。活动范围小于花兰而大于长腰,其洞穴在某一个硬塗面里,往往不是什么狡兔三窟,而三十六洞,洞相通,同时,洞里的水量也很大,你掏进去,往往就像矿洞浸水,你无法戽干它。因此,你往往会放弃。我青少年时是南岳沿海一带掏跳鱼的一把好手,竟然没能真正掏得一条“白根”,可见,捕这种跳鱼之难。可惜,白根繁殖率不高,这可能与它的深居简出有关吧。
白根的肉质虽然鲜美,但有点粗,且它那主骨又硬又粗,因此其品位不高。同时由于花兰、网须占主角,所以它们便也不被人所注意了。
“兰胡狗”,似乎是跳鱼的异类,其实不然。它的体形近似花兰,比花兰略短,只是眼睛特别凸出,色深褐,略呈咖啡,斑点无规则,全都生活在硬塗面,喜欢与蟛蜞等塗头蟹在一起玩耍。爬行距离不比花兰,但它们最喜欢蹦跳,在它们不深的直洞穴周边,蹦来跳去,非常活泼自在,它们好像知道自己品位不高,落塗的人多不理睬它们,所以它们选择了蹦蹦跳跳,好像不蹦跳受不了的样子。由此,我们可以说跳鱼应该是它们。
由于它们生长在硬塗面,吃不到更多的腐殖质,所以它们繁殖率不高,尽管它们形相不那么雅观,但它们的肉质还是鲜软的,而且它们蹦跳得特别活泼富有生气,也是招人喜欢的。
对跳鱼这种海味的制作方法,除了上述“花兰焖酒、清炖”之外,我们乐清湾人对之,还有两种较常用的技术。一种是“炒兰胡松”——就是将跳鱼倒入热锅里快炒,边炒边均匀地浇上老酒,当炒到最后快启锅时,洒少许盐和姜丝再快炒一阵即可。
这种“兰胡松”,美味可口,香溢鲜柔,营养远可超过肉松。
再一种技术,就是“燀兰胡干”。把洗净的跳鱼一条一条穿入一根削尖了的竹签上,一般十来条跳鱼穿成一串。往往二、三十串排好,再架到由鲜白的早稻杆烧着的火堆上,去烧烤。这里要掌握火候,如果太早卸架,则还夹生,而太迟下架,则全焦了。这全凭闻气味与经验。上品“燀兰胡干”也是一道名菜,在虹桥、清江一带,客人来时,主人往往在炒粉丝或炒年糕上放上一些燀兰胡干,特别鲜香,口感也别有一番风味。尤其这一带妇女做月子,都要在姜蛋酒里拌上燀兰胡干,因为吃燀兰胡干可暖胃健脾,这正是生产后的妇女极需要的。所以,这里的产妇一个月里一般会消费上十来斤燀兰胡干。
捕捉跳鱼是乐清湾人一种收获塗鲜的生产活动。一般一年四季都可进行,尤以三月至十月为最佳。因为这段时间是跳鱼盛产期,气候好,人落塗也最能使施展力气。
谁知盘中肴,条条皆辛苦。我们餐桌上吃到的海味跳鱼,皆是沿海人民辛劳换来的。智慧勤劳的乐清湾人想出了许多捕捉弹塗鱼的方法,这里略介绍〔掘、掏、钓、架(放)〕几种。
以南岳镇为界,其北的塗窄而硬为主,所以捕跳鱼的工具以铁皮锄为主,铁皮锄形如老式瓦片,隼在一根一米长的木头上,我们叫它为“兰胡锄头”。用起来比较轻便,但婁 掘兰胡本身是很累的一种活计。往往掘到一条花兰要花十来分钟,泥塗被掘开一大坑,人站下去有齐腰深,而且身上脸上头顶箬笠上,往往被泥油溅得像包公的一身打扮,只留双眼睛在滚动。这种劳作超过早稻收割时的负荷。运动量可比游泳。但生活所迫啊,那时卖了兰胡解学费啊。
当年我们曾经常划小船到大乌岛(如今桃花岛)北岙或大横床后垅塗面婁兰胡,那两片塗面上花兰多,而且容易婁到。
同时,我们把这种捕跳鱼的活动,叫做“掘兰胡”或“婁兰胡”。
蒲岐以南的塗面宽而软,所用的工具以木锨为主,其形完全与铁锨一样。把这种工具叫做“兰胡锨”。用起来更轻快一些。蒲岐人捕兰胡时,多骑着海踢,在宽阔塗面上驰骋,兰胡锨在软塗上翻得很快,锄地松土那样,没有大坑,因为他们捕到的多是网须,和少量的“花兰椿”。所以蒲岐人叫这种方法为掏兰胡。
“钓兰胡”这种捕跳鱼活动比较特别。先说它的钓具,尽管它的形制与一般鱼钓相差不大,可是,它的钓杆比一般钓杆稍粗一点的上品青皮竹或筋竹作成的,弹性强,耐力大,使用时绝不会折。钓线也是由必须具有这两点性能的最上乘苎丝作成的,并“吃过桐油”,因为它的钓头——即钓钩不是想像的一般钓钩,而是由四个或八个十分锋利、似麻袋针大小的钩组成,重量在半两左右,当兰胡在塗面上爬行觅食时,钓兰胡人便像三月水田里的鹭鸶扑食一样,远远地,轻轻地挪脚步,当靠近兰胡还有十四、五米时,则双手紧紧地握钓杆下部,同时使劲舞动钓杆,使钓线带钓钩在空中飞舞,就像杂技“空中飞人”一样,二、三圈之后,突的钓钩甩到一条兰胡的前面三五公分的光景,就是这样准确,这集群钓钩不管怎样落向塗面总有两个钩向上,这时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兰胡还没有回过神来时,钓兰胡人早早猛力向左向右抽回钓杆,使钓线火速回抽钓钩,飞速顺势钩扎住兰胡。这时,钓兰胡人就像“刘海钓金钿”一样,兰胡随钓线在空中旋了一、二圈,滚动一下,便乖乖得被送入钓者腰间的鱼篓。有时钓不中,兰胡受到惊吓,弹进洞穴或钻入稀泥,钓者则踩在泥里直拔轮直,一动不动,等兰胡重新出洞,因此有俗语“死人钓兰胡”之说,比喻一个人有点呆痴。钓兰胡是门技术活,功夫好的人,碰上好潮汛,一天能钓十来斤,而钓功一般的人,一天只能钓个五、六斤。兰胡很敏感,一般在十米内,它们就会感觉到异样的动响。便快速打一滚钻入洞穴。我也去钓了一次兰胡,由于功夫差池,满眼的兰胡,在我把钓钩甩出时,兰胡一下子不见了,结果几乎只钓了一个空渔篓回来。
乐清湾上钓兰胡活动,我所知的,以天成的万宅人与南塘的珠山人还有翁垟一带的人为最著名,每年四、五月份,兰胡旺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去钓兰胡的。他们成群结队带上一个蒲草织袋的中饭,系上鱼篓、杠着兰胡钓,浩浩荡荡开进乐清湾塗面,那场面像集体太极拳中的白鹤亮翅,颇为壮观。
捕捉兰胡,还有一种方法,叫“放兰胡”。这种方法不多见,因为在面积较小的硬塗面或海茅草丛中进行。这些地方花兰大,洞穴深而曲折,掘与钓都无法施展,就只能用“放”的方法。这方法范围小,历时也不长。五、六十年代,在南岳前圹、里岙有几户人家经营过。这种捕兰胡活动,后来便很快中断了。
“放兰胡”说来有点像虹桥一带的“架鳝鱼”。但具体起来,则差别较大。放兰胡的工具是“青皮竹”竹筒作的,一般是一节作一筒。一端留节,另一端开口,但装上“倒签梢”,兰胡进去出不来。放者,一般有上百或几百只这样的“竹筒”。等到傍晚潮涨六七成时,便在硬塗面放兰胡筒。这时,技术就在这里,因为,一般地,一对花兰不管其在塗泥里有许多洞道,但其在塗面上都只有两个洞口,一进一出,所以放者必须认得那个洞口是进,那个洞口是出。如果你搞倒置了,那么肯定放不到花兰。花兰的进洞口,可从它的爬行的纹路认得,同时,进洞口往往都有两颗小粘泥粒堵着,伪装非常巧妙。放者待花兰还在七成潮水线上觅食嬉闹时,赶紧撮开泥粒,把竹筒塞进洞中去,再重新把泥粒堵上。做到不露一星蛛丝马迹。这样,在潮涨近这一带塗面时,花兰会归巢游入进洞,便掉入“竹筒陷阱”。第二天一早,退潮时,放者收起竹筒回家,一般每个竹筒里,有一条、二条硕大的花兰,有时甚至有三条的,这可是救援者的殉情。
对付白根这种难度最大的乐清湾跳鱼,我们也是有方法。这就是“闷白根”。在白根群洞的一片硬塗面,在涨潮之前,我们切来最粘韧的泥土,把这一片的所有白根洞都堆起一个小墩包,而且把它“粉刷”得密不透风。这样,当退潮时,白根出不来,就会闷死在洞口,一般地白根都僵直的嵌在泥墩里,你去翻每个泥墩,总有一、二条已经呆了的白根。这种方法一般很少用它,因为很残忍,又费劳力,白根本身的价值也远逊于花兰。
如今,随着人工海塗养殖业的发展,乐清湾这种跳鱼自然生态空间日益见小了,几种有趣的捕跳鱼活动也日见消逝了。然而,乐清湾那丰富多彩的兰胡,带给这里人民的生活生产活动更其丰富多彩,——这种史画式的图景,将永远存在着。

全部回复(2)
图片木有               
2013-8-8 17:31:24
这鱼和梅菜一起烧 还是蛮好吃的!~
2013-8-8 17:42: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