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一二三文章 ——乐清市首届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综述

[复制链接]
和谐志工社分社 发表于 2012-9-6 11: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431 1
做好一二三文章
——乐清市首届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综述
乐清市文明办
图片1.jpg

2012年7月5日至8日,乐清市成功举办首届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本届论坛纯属公益性质,不收取学员任何费用,并为学员免费提供食宿和学习资料。全部论坛的60余万活动费用全部来自乐清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自愿捐赠。论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员和志愿者们,学员人数从预先计划的400多人增加到后来的2300多人,志愿者从原先预定的260人增加到400多人,会场也由原先的一个主会场3个分会场变成1个主会场5个分会场。论坛连续4天开讲11场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场场爆满盛况空前。
一、论坛背景
乐清人自古以来就有创业成事、事功善德的文化传统。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乐清人民大力发扬自强不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的“乐清人精神”,成为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的发源地之一。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富裕,如何让富裕起来的乐清人“精神富有”,进一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城市文化品位,这无疑是乐清经济社会发展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多年来,乐清市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践证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归根结底颠扑不破的重要路径选择。然而,中华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形成的,在文化多元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和繁荣,使之富于鲜明的时代特色。自2001年开始至今,在乡人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倡导影响下,该市以“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为抓手,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推进公民道德教育。该项诵读工程曾入选中国文明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并在香港举行的首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中获得三项大奖,其中节目《中庸》获得最高奖项“孔子奖”。本次乐清市首届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乐清12年推进的大升华大提升活动。
二、主要做法
(一)一个主题
乐清市首届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以“弘扬中华文化、做有道德的人”为主题,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促进“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为目标,围绕伦理、感恩、礼仪、诚信、和谐、荣辱、养生、孝道等时代热点问题,邀请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山东卫视《天下父母》栏目总编导吕明晰等11位传统文化领域知名讲师为2300名学员开讲。道德建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式或主题,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始终是道德建设长期、根本的目标宗旨。论坛通过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引导干部群众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一步提升自身道德素质,使道德因子成为激励人民群众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强大力量,使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道德行为蔚然成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二)两大平台
一是建立政府服务平台。发挥组织优势,印发《乐清市首届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活动方案》,相应成立乐清市传统文化促进会领导班子,组建包括秘书组、宣传策划组、志愿者培训组、财务后勤组等12个小组在内的论坛运行体系。发挥舆论优势,有系统、有步骤、有目标的组织乐清日报社、乐清广电、中国乐清网等纸质、网络媒体开展宣传工作,最大程度的扩大论坛的德育宣教功能。发挥调剂优势,组织本地音乐家根据乐清民俗特点专门创作论坛主题曲《孝有你我》,特邀前线文工团项敏华(乐清籍)演唱录音合成。发挥协调优势,召集电力、电信、卫生、供水等有关部门,针对论坛具体情况制定专门预案,确保论坛的顺利开展。
二打造志愿者服务平台。依托乐清民间志愿者服务组织,建立论坛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基本确立志愿者服务骨干队伍。同时,以网络报名、现场报名的形式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在600多人报名中择优选择400多人作为论坛志愿者,开幕式前一个月在市委党校开展文明用语、礼仪交往、传统文化、论坛纪律等培训工作。本次论坛志愿者队伍呈现出几大特点:组合自由化(有“个人式”、“家庭式”、“组团式”等)、年龄群体化(老中青少相宜,年龄跨度从10多岁的学生到70多岁的老人)、职业多样化(有机关干部、有学校教师、有企业从业者、有自由职业者等)、区域联动化(有本地人、有新居民、有外籍友人、有外地赴会人员等)。通过这样一只极具代表性的志愿者队伍,论坛把志愿服务的助人、自助、乐人、乐己相结合,把志愿者的“身教”与讲师的“言教”相结合,把志愿者的示范演绎理论与学员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达到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志愿者的服务向广大的学员传播,使市民群众真正得到感悟,受到教育。
(三)三大阶段
一是调研筹备阶段。根据乐清的实际情况和公民道德教育需求,通过选取几个代表性的社区,以调研问卷、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的形式,总结分析群众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需求和政府承办能力,确定以论坛的形式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根据论坛的可行性研究确定总目标(以“弘扬中华文化,做有道德的人”为载体提升市民道德素质)和分目标(以良性互动的“一体化”模式,志愿者引导学员落实论坛作息表不断巩固每日学习成果)。按照计划设置,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工作的实施,及时按照实际情况微调工作安排,确保筹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论坛服务阶段。论坛服务工作坚持教学相长、贴近生活、知行统一的原则,通过日程活动渗透教育管理让学员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在论坛的四天中充分挖掘学员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员的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让学员懂得社会的关爱,懂得感恩、并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使论坛的道德教育功能发挥实效,不断提升论坛的吸引力、动员力、教育力和凝聚力。其中,着重做好“五个注重”工作:注重对学员道德改变情况的了解,针对性的提供服务;注重对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小结和服务过程评估,全力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注重论坛的宣传力度,扩展道德教育的影响;注重加大对后勤保障工作的力度,确保开一个平安、舒适、温馨、和谐的论坛;注重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监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三是后续评估阶段。根据学员的满意程度、志愿者间的测评、网络微博的评价、会议的评估等多种形式汇集对论坛的意见建议,且在论坛服务者中开展自我评价和反思,及时总结成文字材料,备份入档以便后用。同时,根据论坛所取得的道德教育成果,确定下一步的公民道德教育工作重点,依靠已有的道德教育活动载体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巩固学员及志愿者们在论坛所取得的道德成果,从而把道德不断融入生活实践,转化为人们追求“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强大力量。
三、论坛成效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曾言:“南美亚马孙河附近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就有可能在几周后引起北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飓风”。乐清市积极回应社会道德期待,成功举办首届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其经验的推广则形成了“道德蝴蝶效应”。我们说,公民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道德实践,公民道德素质的养成也在于实践。乐清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举办一个成功的论坛既可以为个体道德的反思提供客观和现实的平台,又可在学员生活中营造集体道德的实践。论坛的社会意义不仅仅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群众的道德素养,真正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更体现在论坛的道德因子在全社会的传递所引发的“蝴蝶效应”。
四、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宣传报道方面。本次论坛虽然专门成立宣传组负责论坛的活动进展报道,通过乐清报社、乐清电视台、乐清电台、中国乐清网等官方媒体以及论坛每日信息公布、志愿者微博等方式在对外宣传报道和内部信息发布等方面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论坛所做取得的影响来说,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通讯类即时信息多,深度挖掘报道还比较少。
二是志愿者服务方面。论坛普遍采用老中青少组队的方式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依托老年人的经验、中年人的干劲示范引领青少年开展服务,在论坛后期让青年人成长为论坛服务的主力军。但是在论坛活动中,后勤工作中的厨房志愿者中没有实现这种搭配形式值得反思。没有采用的原因在于,厨房志愿者都是些精熟厨艺的人员并且人力充足,考虑到青少年这方面的生活技能的欠缺而没给予安排。尽管存在各种应急预案,但是按照当时厨房志愿者需要半夜准备食料及身处均温42℃的厨房环境,论坛应该在厨房配备青年志愿者辅助。
三是学员的学习方面。在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人群,没有充分安排额外的温故时间,组织学习分享。应该适当的增加时间安排,要紧扣当天的主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做好学习的衔接掌握。另外,在每天的论坛结束后,可及时印发当日讲座重点,发放给学员,对重点的词句,要勾画出来,让学员反复读,仔细嚼,力求读有所得、学有所成,在读中寻求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闪光点。

全部回复(1)
飘过 飞过 走过 路过
2013-1-23 23:07:3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